集团首页

培养方案

2019版培养方案--食品科学与工程

发布时间:2021-03-01

附件7:

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2701

 

一、培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 尤其在农畜产品深加工及品质控制技术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公司产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二、毕业要求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知识要求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

(2)工具性知识: 能够针对现代食品生产和流通的特定需求,开发或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式和食品加工、流通、分析检测、论文写作、图纸绘制等环节的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复杂问题的理论预测与模拟分析,并能够理解其适用范围及条件。

2.能力要求

(1)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食品的营养与健康、生产工艺和质量安全问题。

(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现代食品生产和流通的特定需求,选择适用的原材料、工艺流程和仪器设备,或者具备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初步能力,并在设计或开发的过程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3)研究:能够基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与开展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食品生产与流通过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3.素质要求

(1)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满足现代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特定需求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能够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3)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从事食品生产、研发、流通、营销和管理等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4) 沟通:能够就食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外文水平,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5)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相关的管理学原理与经济学知识和方法,并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多学科实践环境中进行应用。

(6)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微生物学 、食品化学、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工艺学 、食品机械与设备 、食品工厂设计 、食品营养与卫生学 、食品安全学 、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实验

四、学制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七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

学生修满165学分准予毕业,其中必修课143学分,通识选修课3学分,专业限选课11学分,专业任选课8学分。


六、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比例表

教育平台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学时

学分

比例

备注

通识课程

思政理论

必修

320

1000

18

24.2%

 

公共基础

必修

432

22

国际化课程

必修

176

11

6.7%

素质教育

选修

72

3

1.8%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

必修

440

440

27.5

16.7%

 

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

必修

544

1000

34

46.4%

 

专业方向

限选

264

11

 

任选

192

8

 

专业实践

必修

23周

23.5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

必修

32

32

3

1.8%

 

课外延学

必修

 

 

4

2.4%

 

学时

合计

2472

必修

1944

79%

学分合计

165

必修

143

87%

选修

528

21%

选修

22

13%

七、实践课程学时及学分比例表

教育平台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实验

学时

实践学时

实习

见习

学分

比例

备注

通识课程

思政理论

必修

0

80

0

5

4.8%

 

公共基础

必修

16

128

0

3

国际化课程

必修

0

0

0

0

素质教育

选修

0

0

0

0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

必修

80

0

0

5

3.0%

 

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

必修

144

0

0

9

37.5%

 

专业方向

选修

120

0

5

 

专业实践

必修

0

23周

23.5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

必修

16

 

 

3

1.8%

 

课外延学

必修

 

 

 

4

2.5%

 

学时

合计

584

必修

464

79%

学分合计

57.5

必修

52.5

91%

选修

120

21%

选修

5

9%